恼花篇时寓法源寺
注释
- 闹春:在春天喧闹。
- 冠盖: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 遽(jù):匆忙,急忙。
- 禅窟:佛教徒修禅的洞窟。
- 养疴(kē):养病。
- 僦(jiù):租赁。
- 键关:闭门。
- 剥啄:敲门声。
- 揖让:作揖谦让。
- 过从:互相往来。
- 拉逻:形容喧闹。
- 萧斧:与萧有关的斧头。
- 斫(zhuó):砍。
- 穷瘁:穷困,憔悴。
- 天予:上天给予。
- 谐谑(xié xuè):诙谐戏谑。
- 冰炭:冰和炭,比喻心情的矛盾。
- 非人:不合于人。
- 褊衷(biǎn zhōng):心胸狭窄。
- 秾(nóng):艳丽,华丽。
翻译
寺庙南边不合时宜地有几棵花树,春天喧闹时官吏们如蜂群般聚集。匆忙间让这禅修的洞窟变成了满是尘土的洞窟,早晨的钟声还未敲响车子声已隆隆作响。我当时养病租赁僧舍,为躲避喧闹打算在东墙东边。花开了十天都不曾去看,关门不与花的香气相通。渐渐惊讶敲门声多是过客,才发觉门外春光正浓。几弓之地太小苦于作揖谦让,一面交情不深却频繁往来。翻书抢席很是喧闹,应门煮茶也烦劳僮仆。因为花而引来客人真是被气恼,求安静却得喧闹岂不是很无奈。砍花打算借用萧斧,深深的根须铲断让繁多的花.isEmpty。不然就写奏章乞求猛雨,让李花变白桃花销红。不担心被人讥讽破坏风景,焚琴煮鹤难道会认同。花好像看着我哑然失笑,伴着诙谐戏谑在微风中。如今我穷困憔悴其实是上天给予,哪里有生气让春天容貌回转。无人的境界怎么能得到,只是让冰和炭在心中交织。不合于人的言行与圣人的教导,有怒气不迁怒于他人那才是品德高尚。去留的踪迹谁能互相勉强,为何不掉臂走向空山中?同生在天地间各自有志向,我自然随春天的变化而绽放和凋落。客人来来往往哪是有意的,却因此怪罪我只是内心狭窄。对着花恍然若失坐着,为何见识如此不宽广像愚蠢之人。明天应当邀请客人坐在花下,为花做主倒掉深深的酒。焚香九次敬拜法王的座位,祝愿客人常满花常艳丽。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寓居法源寺时因花而引起的各种情绪和思考展开。诗中描述了花树周围的喧嚣,包括众多官吏的到来,而诗人想要避开喧闹,却发现依然被打扰。他对因花致客感到烦恼,甚至想出各种办法来消除花或者避免客人的到来,但花仿佛在嘲笑他。诗中也表达了对自己处境和心态的反思,意识到自己的穷困是上天的安排,不能因外界而轻易改变情绪。最后,诗人自我反省后打算改变态度,以更豁达的方式对待花和客人。整首诗在生动描绘场景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和自我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其语言优美,通过形象的描写和奇妙的想象,传达出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