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阶下紫牡丹一本开盛有二百馀头笥河夫子作歌命和其韵

高倌得句梦子瞻,石泉淙淙榆火炎。 身游一彻未来境,看花更使游心餍。 虚凉佛地尽诸相,恍见天女空中拈。 一百六日过虽瞥,七十九朵谁先占。 桐风吹雨云暗牖,眼界灿若初阳暹。 山深地古春力厚,芳菲畴识先时觇。 野禽衔瓣著佛顶,长蚑结网攀茅檐。 不爱伧父肩上担,时怯樵子腰间镰。 怪渠骨相匪枯稿,所置身处何其廉。 问花毋乃太自苦,良久不语花口钳。 花如道我代花答,托根有土百不嫌。 魏家千叶本冠世,苦被俗论相髡钳。 有心终是耻王后,遗世独立逃诐俭。 非花我已得花意,却笑积习徒沾黏。 慈恩深院古所赏,颜色岂肯长沦淹。 解留光艳照我辈,真识远胜千夫兼。 临风顾影若意气,为见学士拈髭髯。 三章倏似大篇易,魂摄笔底花恹恹。 藉令相见稍前后,空山韵事谁能添。 深龛弥勒亦莞尔,笑我小缀言詹詹。 夜分花睡我亦睡,切勿放下芦花帘。
拼音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