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螟蟊(míng máo):两种吃禾苗的害虫。
- 郊逵(jiāo kuí):城外的大道。
- 槁(gǎo):干枯。
- 蜚(fēi):古同“飞”,指蝗虫等的飞翔灾害。这里指蝗虫造成的灾害。
- 虮虱(jǐ shī):虱及其卵。
翻译
早晨起来不该听到家乡的话语,顿时触动了羁旅之人的心,变得酸楚起来。 奇怪为何多时以来赤红色的火云,只是团团照着东南的土地。 客人说他从故乡来的时候,故乡的农民为病灾叹息难以支撑。 螟蟊遍布田野,禾苗都被吃尽,白天农夫在城外的大道上行走。 去年禾苗干枯只剩下十分之一,旱灾加上蝗灾那更是不堪言说。 听说蝗虫飞不过长江,可如今遍地都如同虮虱一般。 它们连成一片不计其数,冲过巨浪浮现出像一个国家。 中间遇到芦苇洲忽然飞散开来,顷刻之间千亩的芦苇田都没有了。 这小小的禾苗怎能禁得住它们吃呢,这东西对人来说究竟有什么怨恨呢。 奇怪的事让百岁老人都惊呼,东南地区究竟为什么遭到上天的厌弃。 客人请收起眼泪不要沾湿了手巾,听我一句话为你分析陈述。 我们这些人生在世上算是很幸运了,太平的日子里做个挨饿的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南地区遭受的自然灾害和农民的苦难。诗的开头,诗人听到乡音,勾起了心中的酸楚之情。接着,通过客人的描述,展现了故乡遭受的螟蟊之害、旱灾、蝗灾等,田野荒芜,农民生活困苦。诗中对蝗虫的描写尤为生动,如“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形象地表现了蝗虫的数量之多和危害之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一现状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