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微明疏影横斜水清浅七咏韵 其一

· 李吕
深丛茉莉香有馀,秾李争春俗不除。 借箸推排风味胜,尖新莫向小梅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hè) 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叫做和诗。
  • 吴微明 这个人具体生平不详,可能是当时与作者有唱和往来的文人。
  • 疏影横斜水清浅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其一》,此处用来作为诗韵主题。
  • 茉莉 一种常绿灌木,花朵白色,香气浓郁。
  • 秾李 繁茂艳丽的李花。“秾”,本意是指花木繁盛,读音(nóng) 。
  • ****借箸(zhù) 表示代人策划,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这里可理解为凭借思考、品鉴。
  • 推排 推论、评判。
  • 尖新 新颖、新奇。

翻译

在浓密的花丛中,茉莉的香气袅袅四溢,而那些繁茂艳丽的李花争着在春天绽放,却透着俗气难以去除。凭借着思考评判,(我觉得)(梅花的)独特韵味更胜一筹,新奇的事物也比不上小巧清新的梅花韵味深远。

赏析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梅花的韵味。首先将茉莉与秾李进行描写,茉莉香气悠然,秾李争春,看似场景美好,但“俗不除”一针见血地指出李花的不足。然后笔锋一转,通过“借箸推排”表明是作者经过一番思考评判得出结论: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新颖的事物,然而都比不上有着独特韵味的梅花。诗中并没有直接对梅花进行细腻的描写,但通过对其他花卉的衬托,以及作者的评判,侧面凸显了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展现出作者欣赏高洁、淡雅事物的审美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在脑海中勾勒出梅花那与众不同的形象与气质 。

李吕

宋邵武军光泽人,字滨老,一字东老,号澹轩。李纯德子。幼学于从父李郁。年四十弃科举,纵览百家,尤留意《通鉴》。孝宗淳熙六年见朱熹,遂为讲学之友。教人循循善诱。学甚富,尤深于《易》。有《周易义说》、《澹轩集》。 ► 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