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三日宿范氏庄四首
山历愁寡天,沙征恨多地。
两日行海滨,虽近弥不至。
遐瞻道旁堠,我进渠祗退。
大风来无隔,午燠皎安避。
今夕范氏庄,初觌三峰翠。
愈远故绝瑕,不多始足贵。
巉然半几出,蹙若一拳细。
轻霏澹晚秀,隤照烨春媚。
玩久有馀佳,绘苦未必似。
今夕勿掩扉,月中对山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历:在山间行路。
- 沙征:在沙地中前行 。
- 遐瞻(xiá zhān):远远地看。**
- 堠 (hòu):古时官道旁每隔一段固定距离堆砌的石堆或土堆,用以标记里程 。
- 渠:它,指堠。
- 祗 (zhǐ):只是。
- 午燠(wǔ yù):中午的炎热。
- 觌 (dí):见,看见。
- 巉然(chán rán):形容山势高峻峭拔。
- 半几出:好像从几案间露出一半。
- 蹙(cù):缩小,局促。
- 轻霏:轻轻的云雾。
- 隤照(tuí zhào):落日的余晖 。烨:明亮。
翻译
在山间行走愁的是天空太过狭小,在沙地跋涉恨的是路途太过漫长。在海滨走了两天,虽然目的地看似近在眼前,却总是难以到达。远远望着路旁的堠子,我向前行进它却好像在后退。大风毫无阻隔地吹来,中午炎热得无处可躲。今晚来到了范氏庄,才初次见到那三座山峰的翠影。山峰离得越远愈发感觉完美无瑕,数目不多才显得格外珍贵。高耸的山峰像是从案几间露出一半,紧凑在一起又似小小的拳头。傍晚淡淡的云雾增添了山峰的灵秀,落日的余晖明亮地映照着,让春色更显妩媚。长时间观赏后愈发觉得美妙,想要画下来却很难画出这美景。今晚不要关上房门,就在月光下对着山峦入睡。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行途经历为线索,先写旅途的艰难与烦闷。开篇“山历愁寡天,沙征恨多地”,直白地表达出行途中对天地环境的不满,为全诗奠定略显烦躁的基调。“两日行海滨,虽近弥不至”进一步体现旅程的漫长和煎熬。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到了范氏庄,诗人的心境逐渐开朗。对三座山峰景色的描绘生动细致,“巉然半几出,蹙若一拳细”形象地写出了山峰的形态,让读者如临其境。“轻霏澹晚秀,隤照烨春媚”凭借对晚云与落日春光的描写,营造出优美、柔和的氛围,尽显自然之美 。
结尾“今夕勿掩扉,月中对山睡”表现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陶醉与留恋,心生愿与大自然同眠的向往,让全诗在悠然的意境中收束,余味无穷。整首诗通过行途的烦闷与庄中美景的对比,曲折地烘托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