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丞零陵忽病伤寒谒医两旬如负担者日远日重改谒唐医公亮九日而无病矣谢以长句

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淮阴百战有百胜,由基百发无一失。 老唐脉法明更高,阅人二竖可得逃。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 但使乡邻少卧痾,眼底名医麻竹多。嗟予诗瘦仍多病,两旬进尺退不寸。 逢君已晚亦未恨,扫除何曾费馀刃。长句藉手聊尔耳,真成不直一杯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的(dì):射中靶心,这里比喻用药准确达到治疗目的。
  • 淮阴:指淮阴侯韩信,善于领兵作战,百战百胜。
  • 由基:养由基,春秋时楚国神箭手,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 二竖:代指疾病。出自《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见两个童子,其中一个说“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另一个说“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后称疾病为二竖 。
  • 德色:施恩之后表现出来的神色。
  • 掉臂:甩动胳膊走路,形容不顾而去、自由自在的样子。
  • 曳裾(yè jū)客:指奔走于权贵门下的人。曳裾,拖着衣襟。
  • 卧痾(kē):卧病。
  • 麻竹多:像麻和竹子一样多,形容数量众多。
  • 进尺退不寸:形容病情进展缓慢,好不容易前进一点却又难以继续恢复。
  • 藉手:借助,这里指用这首长诗来表达感谢。

翻译

诊断病情就如同预估敌人的动向,用药就像射箭射中靶心那样精准。淮阴侯韩信历经百战每战必胜,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从无失误。老唐的脉法高明且更加精湛,他能洞察病情,让疾病无处可逃。他能轻松治愈病人却没有居功自傲的神色,洒脱自在,不做奔走权贵门下的人。只要能让乡邻们少些卧病在床的痛苦,在他眼里名医多得就像麻和竹子一样。可叹我写诗耗费心力身体瘦弱又疾病缠身,这生病的二十天里病情反复,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却又难以进一步好转。虽然遇到您已经很晚了,但我也不觉得遗憾,您医治我就像用锋利的刀刃去切割东西一样轻松。写这首长诗只是略表心意罢了,实在是不值当什么,还比不上一杯水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为感谢唐公亮治愈自己伤寒之病而作。开篇以“料病如料敌,用药如中的”把诊病用药与军事作战、射箭相比,形象地突出了医术精准的重要性,接着用韩信百战百胜、养由基百发百中的典故,高度赞扬唐公亮医术高超。“老唐脉法明更高”一句直接点明唐公亮脉法精湛,能让疾病无所遁形。“探囊起死无德色,掉臂不为曳裾客”生动地刻画了唐公亮不仅医术好,医德也高尚,治好病人不图回报,洒脱自在,不攀附权贵。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由赞美唐公亮过渡到自身状况,“嗟予诗瘦仍多病”写出自己身体不佳的状况,“两旬进尺退不寸”形象地描绘出患病期间病情反复难愈的煎熬。最后诗人用“逢君已晚亦未恨,扫除何曾费馀刃”再次强调唐公亮轻易就医治好自己的病,自己虽相遇得晚但不遗憾,“长句藉手聊尔耳,真成不直一杯水”则以自谦的话语作结,表达了对唐公亮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谦逊温和的品质。整首诗内容丰富,情感真挚,用典巧妙,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唐公亮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赞誉与感激。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