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谯郡:古代地名,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
- 增严:可能指增加庄重或严谨的气氛。
- 李母祠:祭祀李母(传说中老子的母亲)的祠堂。
- 神龟:神话中的长寿生物,象征吉祥长寿。
- 矫首:昂首,抬头。
- 负:背负,此处指神龟驮载。
- 金碑:贵重的石碑,可能指洞霄宫的碑铭。
- 豆萁:豆类植物的茎,比喻才思枯竭。
- 齑臼:磨碎食物的器具,此处借指创作灵感的缺乏。
- 翠琰:绿色的玉,形容碑文之美。
- 雄文:雄壮的文章,指碑文的内容。
- 内史:官职名,这里泛指文采出众的人。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的简称,此处指书法之美。
- 羲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此处喻指书法高手。
- 蓬丘: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指黄少卿。
- 丽句:优美的诗句。
- 衮服:古代帝王和官员的礼服,这里比喻诗文的华美。
翻译
在谯郡,一座庄重的李母祠堂里,神龟高昂着头,背上驮着一块贵重的金质石碑。虽然才思如同豆萁般已经枯竭,没有新的佳句涌现,连创作灵感也仿佛磨碎在了齑臼之中,不再有绝妙的辞章出现。碑文之美犹如翠玉般令人赞叹,但比起内史的文采,似乎还略显逊色;而黄少卿的书法之美,甚至能与王羲之相提并论。他对我所作的洞霄宫碑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那优美的诗句就像蓬丘仙人的赞许,让我感到比穿上华丽的官服还要荣耀。
赏析
这首诗是杨亿向黄少卿致谢,感谢他在看到自己为洞霄宫所作的碑文后给予的高度评价。诗中通过神龟负金碑的意象,赞美了碑文的珍贵和作者的才华。同时,诗人以自己的创作困境与黄少卿的赞赏相对比,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谦虚以及对黄少卿的认可。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文学创作的追求。

杨亿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尚气节,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主修《册府元龟》,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等。
► 510篇诗文
杨亿的其他作品
- 《 首座升大师赴西京知教门事 》 —— [ 宋 ] 杨亿
- 《 次韵和盛博士寄许州任从事之什 》 —— [ 宋 ] 杨亿
- 《 送章四十舅翁东归 》 —— [ 宋 ] 杨亿
- 《 句 其三 》 —— [ 宋 ] 杨亿
- 《 太常乐 》 —— [ 宋 ] 杨亿
- 《 太常乐章三十首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飨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 —— [ 宋 ] 杨亿
- 《 太常乐章三十首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飨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 —— [ 宋 ] 杨亿
- 《 次韵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一宫宿斋书事之什 》 —— [ 宋 ] 杨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