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阮籍刘伶智如海,人间有道作糟丘。 酒中无诤真三昧,便觉嵇康输一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行事不拘礼教,常以醉酒避祸 。
  • 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嗜酒如命,著有《酒德颂》。
  • 智如海:形容智慧像大海一样深邃广阔。
  • 有道:这里指一种处世方式或境界。
  • 糟丘:积糟成丘,形容酿酒之多,也表示沉迷于酒的处境。
  • **zhèng:争辩、争吵。
  • 三昧:梵语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这里引申为一种高深的诀窍或境界。
  • 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性格刚直,饮酒但更注重追求精神自由。

翻译

阮籍和刘伶的智慧深邃如大海,在这人世间,他们把饮酒作为一种安身之道,甚至让酒汇聚成了如山的酒糟。在酒的世界里没有争斗和争辩,这才是真正的处世高深诀窍。相比之下,便觉得嵇康在这方面好像还略逊一筹。

赏析

这首诗以阮籍、刘伶、嵇康等魏晋名士为例,通过独特的视角探讨了处世与酒的关系。前两句先赞誉阮籍和刘伶智慧非凡,指出他们借助饮酒来面对复杂的尘世,“作糟丘”体现出酒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暗指他们以饮酒作为一种逃避现实纷扰的方式。后两句中“酒中无诤真三昧”提出了诗人独特的观点,认为在酒中没有争执、平和的状态才是处世的真谛。将嵇康与之对比,得出嵇康在这方面稍逊的结论,引发读者对不同名士处世态度的深入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对魏晋名士气质与生活态度的玩味与评判,展现了诗人黄庭坚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思考,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名士风范,语言简洁洗练,内涵却十分丰富。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