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新蝉

· 杨亿
碧城青阁好追凉,高柳新声逐吹长。 贵伴金貂尊汉相,清含珠露怨齐王。 兰台密侍初成赋,河朔欢游正举觞。 云鬓翠緌徒自许,先秋楚客已回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城:仙人所居之处,此处可理解为环境清幽美好之地。(bì chéng)
  • 青阁:涂饰青漆的楼阁。(qīng gé)
  • 追凉:乘凉,纳凉。(zhuī liáng)
  • 金貂: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借指侍从贵臣。(jīn diāo)
  • 珠露:晶莹的露水。(zhū lù)
  • 齐王:可能指魏晋时期齐王曹芳,此处的寓意可能是以蝉饮露而鸣,来暗示齐王的某些情况,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更多的背景信息来确定。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此处借指文人学士集聚的地方。(lán tái)
  • 密侍:近侍,指皇帝身边的亲信。(mì shì)
  • :古代帽子上的结下垂的部分。(ruí)
  • 楚客:指客居他乡的人。(chǔ kè)

翻译

在清幽美好的城池与楼阁中适宜乘凉,高大柳树上的新蝉之声随着风儿变长。 高贵的蝉如同陪伴着金貂冠饰的尊贵汉相,清凉中含着珠露,似在哀怨齐王。 在如兰台般的文人学士聚集之地刚刚写成诗赋,在河朔地区欢乐游玩时正举起酒杯。 蝉儿像云鬓翠緌的佳人徒然自许,早秋时节那客居他乡之人已愁肠回转。

赏析

这首诗以蝉为主题,通过对蝉的描写,表达了多种情感和意境。诗的首联描绘了一个宜人的纳凉环境,新蝉的声音在高柳间随风飘荡,给人以清幽的感觉。颔联将蝉与金貂汉相和含珠露怨齐王联系起来,可能蕴含着对权贵和某种不满情绪的暗示,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隐喻性。颈联则提到了文人学士的创作和欢乐游玩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文化氛围和生活情趣。尾联中,以蝉的形象类比云鬓翠緌的佳人,而早秋时节客居他乡之人的愁肠回转,又为诗歌增添了一丝忧伤和离愁别绪。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巧妙,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杨亿

杨亿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尚气节,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主修《册府元龟》,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等。 ► 5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