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侵寻:渐进,渐次发展。读音:(qīn xún)
- 黄粱:此处喻指虚幻不实的事或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读音:(huáng liáng)
翻译
夜里在池塘边听着蛙鸣,人渐老境,常常回忆起家乡。 白发不知不觉地生出,惊叹着自己双鬓已白,就如黄粱一梦醒来,发现米饭已熟,又到了春天。 百年岁月不辜负如胶似漆的情谊,万事相依如葛藤与瓜蔓一般。 若是在美好的日子里主人有酒,我还能够带病去欣赏那莺啼花开。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在病中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年老思乡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美好事物的珍惜。首联通过“池塘夜雨”“鸣蛙”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颔联中“白发”与“黄粱”的对比,凸显了时光的匆匆和人生的虚幻。颈联以“胶投漆”和“葛与瓜”比喻深厚的情谊和紧密的依存关系。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和自然美景的向往,即使身患疾病,仍希望能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在困境中依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
黄庭坚的其他作品
- 《 稚川约晚过进叔次前韵赠稚川并呈进叔 》 —— [ 宋 ] 黄庭坚
- 《 铜官僧舍得尚书郎赵宗闵墨竹一枝笔势妙天下为作小诗二首 》 —— [ 宋 ] 黄庭坚
- 《 又寄王立之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 —— [ 宋 ] 黄庭坚
- 《 效王仲至少监咏姚花用其韵四首 》 —— [ 宋 ] 黄庭坚
- 《 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 》 —— [ 宋 ] 黄庭坚
- 《 子范徼巡诸乡捕逐群盗几尽辄作长句劳苦行李 》 —— [ 宋 ] 黄庭坚
- 《 题郑防画夹五首 》 —— [ 宋 ]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