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任道谢分豆粥

豆粥能驱晚瘴寒,与公同味更同餐。 安知天上养贤鼎,且作山中煮菜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zhàng)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瘴气所带来的寒气。瘴是南方山林中特有的湿热之气,人感受后易生病。

翻译

豆粥可以驱散傍晚时分那带着瘴气的寒冷,我和你一同品尝这份豆粥,同享一餐。哪能知道天上朝廷为培养贤才准备的珍贵食鼎呢,不妨就安心把这样的豆粥当作在山中煮菜来享受吧 。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首句直接点明豆粥的“功效”,能抵御南方特殊环境下的瘴寒,将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赋予了实用的作用。“与公同味更同餐”,生动地营造出诗人与友人李任道共享美食、情谊深厚的画面,体现了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后两句笔锋一转,由眼前的豆粥联想到“天上养贤鼎”,形成现实与理想、山中平凡生活与朝廷尊贵待遇的鲜明对比。“且作山中煮菜看”则表达出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表明不汲汲于功名利禄,安心于当下简单生活,颇有几分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超脱意味,展现出诗人黄庭坚独特的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