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渔父

穷秋漫漫蒹葭雨,裋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 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蒹葭(jiān jiā):特定生长周期的荻与芦。
  • 裋褐(shù hè):粗布衣服。
  • 休休:原意是安闲、安逸的样子,这里指老人的悠闲神态。
  • 范子:指范蠡(lǐ),春秋时越国大夫,助勾践灭吴后,乘舟泛海而去。
  • 吕公:指吕尚,即姜子牙,传说周文王曾梦飞熊而遇吕尚。
  • 亥日: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日,亥日是其中的一天。
  • 租庸:古代赋税制度,唐代前期的赋税制度是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制。

翻译

深秋时节,细雨纷纷洒落在茂密的蒹葭之上,穿着粗布衣裳的白发老翁悠闲自在。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归来,可能想着如何像狡兔那样保全自己;周文王梦到飞熊而遇到吕尚,这是什么样的天意呢?渔夫在亥日收获后,妻子到集市去出售,他喝醉了酒卧在船边,任凭风吹,船儿在水痕上飘荡。四海之内的人们为赋税劳顿,但太平盛世却长久地存在于这碧波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渔家生活的图景,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世事的思考。首联通过描写秋景和老翁,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颔联借用范蠡和吕尚的典故,引发对人生智慧和命运的思索。颈联则具体描写了渔家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他们的朴实和自在。尾联提到四海之人被赋税所累,而太平却似乎存在于那广阔的碧波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某种关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将写景、叙事、抒情和思考融为一体,富有韵味。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