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伯氏戏赠韩正翁菊花开时家有美酒

鬓发斑然潘骑省,腰围瘦尽沈东阳。 茶瓯屡煮龙山白,酒椀希逢若下黄。 乌角巾边簪钿朵,红银杯面冻糖霜。 会须著意怜时物,看取年华不久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伯氏:兄弟中长兄为伯,这里指黄庭坚的兄长。
  • 骑省:潘安在晋时曾官至散骑常侍,因他美姿容,后世以“潘骑省”指代那些姿容美好的人。(“骑”读作“qí”)
  • 沈东阳: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为沈东阳。沈约以瘦闻名。
  • 茶瓯(ōu):茶杯。
  • 龙山白:一种名茶。
  • 酒椀(wǎn):酒杯。
  • 若下黄:古代酒名。
  • 乌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黑色头巾。
  • 钿(diàn)朵:用金银珠宝等制成的花朵状饰物。

翻译

我的鬓发已经斑白,如姿容美好的潘安变为老者;我的腰围也日渐消瘦,像沈约般瘦得厉害。 茶杯中屡屡煮着龙山白茶,酒杯中却很少能斟上若下黄酒。 乌角巾的边上插着金银珠宝制成的花朵饰物,红银杯子的表面好像凝结着一层糖霜。 应当用心去怜爱这时节的美好事物,看一看这年华不久便会消逝的芬芳。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通过潘骑省和沈东阳的典故,描绘了自己的衰老和消瘦,流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两句写茶与酒,表现出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后两句则强调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体现了诗人对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自然,情感细腻,既有对自身状况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