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穆父:名勰(xié),低糖人。
  • 醉魂:指猩猩。
  • 机事:机密的事。
  • 屐(jī):木底有齿的鞋,古人常穿着游山玩水。
  • 王会:《汲冢周书》的篇名,记周穆王大会诸侯之事。
  • 石渠:汉代皇帝的图书馆。
  • 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主张“贵己”“重生”。

翻译

喜爱酒的猩猩灵魂仍在,能说话却不懂机密之事。它一生能穿几双木屐,身后却留下五车书。其物貌被记录在《王会》里,它的功勋在皇家图书馆彰显。拔掉它的毛能够有益于世人,这实在是为了感谢杨朱啊。

赏析

这首诗以猩猩毛笔为吟咏对象,通过对猩猩的特点和相关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猩猩毛笔的喜爱和推崇,以及对其价值的肯定。诗中既描绘了猩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特质,如“爱酒”“能言”等,又巧妙地将其与文化、历史相联系,如“王会”“石渠”等典。最后说“拔毛能济世”,以一种幽默风趣的方式体现出猩猩毛笔的作用。而结尾“端为谢杨朱”则有更深的寓意,反映了一定的哲学思考。全诗语言诙谐,意境独特,体现了黄庭坚诗作的独特风格。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