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岭:指广西桂林的山岭,因其多桂树而得名。
- 雁荡:浙江东南部的雁荡山,以奇峰异石著名。
- 苍玉:青色的玉石,形容山色的碧绿。
- 嶒峨:形容山峰高峻险峭。
- 李成、郭熙:两位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李成为五代北宋间画家,郭熙则是北宋时期的画家,他们的画作以山水见长。
- 郭熙死:指郭熙去世后,可能暗示了作者对后世没有像他们那样的大师来描绘桂林美景的感慨。
翻译
桂林的山岭环绕着城市,如同雁荡山般奇特,平地上突然崛起翠绿的高峰,峻峭如玉。失去了李成那样的画师在世,以及郭熙这样的大师已逝,面对这无数的峰峦叠嶂,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壮丽景色,运用雁荡山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桂岭的峻美。同时,诗人借李成和郭熙两位画家的名字,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大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无人能再绘出这般山水画卷的惋惜之情。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与人文历史的感慨。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
黄庭坚的其他作品
- 《 自门下后省归卧酺池寺观卢鸿草堂图 》 —— [ 宋 ] 黄庭坚
- 《 戏用题元上人此君轩诗韵奉答周彦起予之作病眼空 》 —— [ 宋 ] 黄庭坚
- 《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 —— [ 宋 ] 黄庭坚
- 《 平阴张澄居士隐处三诗仁亭 》 —— [ 宋 ] 黄庭坚
- 《 清平乐 · 其五示知命 》 —— [ 宋 ] 黄庭坚
- 《 题刘将军雁二首 》 —— [ 宋 ] 黄庭坚
- 《 又借前韵见意 》 —— [ 宋 ] 黄庭坚
- 《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 —— [ 宋 ] 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