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三百三

俭腹高谈我用忧,肯肩朴学胜封侯。 五经熟烂家常饭,莫似而翁歠九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俭腹:指学识浅陋贫乏。
  • 朴学:指朴实的学问,清代学者以钻研古书、音韵、训诂等为朴学。
  • 而翁:你的父亲,这里是龚自珍自指。
  • **歠(chuò)九流:歠,饮、喝。九流,古代对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总称,这里指广泛涉猎各种学说。

翻译

那些学识浅陋却高谈阔论的人让我深为忧虑,能够承担朴实学问的人实则比封侯更为可贵。将五经熟读烂背就如同家常便饭一样平常(意为学习经典应视作日常之事),可千万不要像你父亲我一样无选择地涉猎各种学说。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龚自珍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深刻洞察与反思。诗的开篇,“俭腹高谈我用忧”直接表达出对那些腹中无物却喜欢夸夸其谈之人的忧虑,反映出当时学术浮躁的风气。“肯肩朴学胜封侯”则鲜明地提出,倡导能踏实肩负起朴实学问的精神,认为这种学术态度比追求封侯拜相更为高尚,体现了龚自珍对真正学术精神的崇尚。

后两句“五经熟烂家常饭,莫似而翁歠九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借日常化的“家常饭”比喻对经典的熟练掌握,希望后辈专注于经典学习;又以自己“歠九流”(广泛涉猎各学说)作反面示例,劝诫后人在学业上不要过于驳杂,应当致力于根基稳固的扎实学问。整首诗兼具思想深度与劝诫意味,语言上通俗易懂却不失深意,展现出龚自珍独特的学术见解和对于后辈的殷切期望 。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