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亭渚诗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 丘墟:废墟。
  • :多。
  • 精气:这里指晚霞的光彩。
  • 瑶水:即瑶池之水。
  • 物序:季节变化的次序。
  • 岁阴:岁暮,年底。
  • 征鸿:远飞的大雁。

翻译

吴江上泛起那废墟之地,多桂树又有很多的枫树。 夜晚水边潮水波浪暗黑,傍晚时分晚霞光彩鲜红。 路途漫长寒冷光芒尽失,鸟鸣叫时秋草已到尽头。 瑶池之水虽还没有汇合,如珠的霜花已偷偷到了其中。 坐着能知晓季节变化的晚,躺着看年底时光已空。 一忧伤那千里的极致之处,独自眺望淮海边的风。 远方的心像什么类别呢,那云边有远飞的征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到夜间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寂寥、萧索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吴江、丘墟、桂树、枫树、潮水、晚霞、秋草、霜花等景物的描写,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性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时光空逝的感慨。“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等句生动地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最后以征鸿作结,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增添了诗的意境深远之感。整体意境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江淹

江淹

字文通,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程庄镇江集村)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齐高帝闻其才,召授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明帝时为御史中丞,先后弹劾中书令谢朏等人;武帝时任骠骑将军兼尚书左丞,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