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劳:鸟名。
  • 乌鹊:指喜鹊或乌鸦。
  • 兰香:兰花的香气。
  • 窗牖(yǒu):窗户。
  • 银床:银饰的床榻。
  • 流苏: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
  • 珊瑚: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形状像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
  • 年时二八:年纪正值十六岁。
  • 秪(zhī):同“只”。

翻译

向南飞去的乌鹊向北飞去的鸿雁,玩赏着玉兰花的香气时常相聚在一起。谁家有那令人怜惜的女子出没在窗边,春心荡漾风情万种赛过那杨柳。银质的床榻金饰的屋子悬挂着流苏,珍贵的镜子和玉钗旁边横着珊瑚。正值十六岁年轻红润的脸庞,适宜欢笑适宜歌唱害羞时也更加收敛。那如花的风情一旦离去就再无踪迹,只为那无双的美丽珍惜那舞动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位青春美丽的女子形象。诗中通过“南飞乌鹊北飞鸿”起笔,营造出一种宏大的空间氛围,为女子的出场作铺垫。“春心百媚胜杨柳”则突出了女子的妩媚动人。后面描写女子所处的环境华丽,以及她正值青春年少的美好容颜。“风花一去杳不归”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也隐含了对美好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体现出对女子及其美丽姿态的珍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将女子的美丽与哀愁细腻地展现出来。

江总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江紑子。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侯景之乱,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陈后主立,历尚书令。当权任宰,而不理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号为狎客。陈亡入隋,为上开府。卒于江都,世称江令。今存《江令君集》辑本。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