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 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 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蓬(péng):指蓬草。枯后根断,随风飞旋,这里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征人。
  • 征客: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 塞禽:边塞的鸟儿。
  • 故垒:旧时的堡垒。
  • 系(jì)马:拴马。
  • 馀蒲:残留的蒲草。
  • 麾下骑:部下的骑兵。
  • 月支(zhī)图:月支国的地图。月支,古代西域国名。

翻译

漂泊的蓬草就如同那出征的旅人,不远千里独自长途跋涉。边塞地区的飞鸟只有大雁,边关的树木大多是榆树。背靠着山峰眺望旧时的堡垒,把马拴在能辨认出来的残留蒲草旁。还借助着部下的骑兵,来送那月支国的地图。

赏析

这首《出塞》描绘了一幅塞外的荒凉景象和征人的复杂心境。诗的开篇以“飞蓬”喻征人,生动地展现出征人漂泊无依的状态和行程的遥远艰辛。中间两联通过描写塞外仅有大雁、榆树等禽鸟树木以及故垒、馀蒲等景物,勾勒出边塞环境的单调与荒凉,营造出一种孤寂冷落的氛围,映衬出征人内心的凄凉。尾联“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则在这种孤寂与荒凉中,透露出一丝边塞生活中的使命与责任,表达征人即便身处艰苦环境,仍坚守职责。全诗用词质朴却意境深远,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塞外边地特色和征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

王褒

王褒,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北朝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之后(第三子王洽一脉),曾祖王俭、祖王骞、父王规,俱有重名。妻子为梁武帝之弟鄱阳王萧恢之女。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