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题旌(tí jīng):指旧时丧家为灵柩引路的旗幡及题其上的文字,这里可能是指受到朝廷表彰。
- 圣恩覃(shèng ēn tán):圣恩深厚广布,“覃”有深、广之意。
- 茹苦:忍受辛苦,“茹”即吃的意思,这里表示生活中承受艰难困苦。
- 晚节:晚年的节操、生活状况等。
- 客岁:去年。
- 归阙(guī què)北:回到京城以北,“阙”原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常代指京城。
-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 事乞三:这里具体所指不详,可能与七夕的乞巧等习俗相关,乞巧节有向织女祈求智慧等习俗 。
- 八旬:八十岁。年开六:八十多岁,“年开六” 一种表示年龄阶段的说法,八十以上九十以下称为“年开六秩”。
- 延龄:延长寿命。
- 承欢:迎合人意,使之欢乐,多指对尊长。
- 奉饴(yí)含:含着饴糖逗老人笑,形容孝顺长辈,使长辈欢乐。“饴”是饴糖,一种麦芽糖。
翻译
如今承蒙圣上深厚的恩泽得到表彰,您一生忍受诸多辛苦,晚年应该安享清福了。去年秋风飒飒的时候我回到京城以北,今天在您寿辰的这一天不由得深深忆起闽南故乡。您八十多岁正安享高寿,七夕的诸多往事难以忘怀。只希望您能够如远方众人祝愿的那样延长寿命,我能长久地陪伴在您身边,让您欢乐开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祖母诞辰之时所作,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首联“题旌今沐圣恩覃,茹苦应教晚节甘”,从祖母受朝廷表彰写起,又提及祖母一生艰辛,如今该享受晚年清福,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基础。颔联“客岁秋风归阙北,今朝寿日忆闽南”,通过时间和地点的转换,去年京城之北与今年祖母寿辰忆起闽南的对比,增添了思念与感慨之情。颈联“八旬方喜年开六,七夕难忘事乞三”,既点明祖母高寿,又借助七夕这一特殊日子蕴含的情感记忆,丰富了诗歌内涵。尾联“但愿延龄符远祝,承欢长得奉饴含”则直抒胸臆,表达希望祖母长寿、自己能长久尽孝的愿望,情真意切,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长辈的敬爱与孝道传统,整首诗语言质朴平实,却因真挚情感而动人。
苏履吉的其他作品
- 《 敦煌八景咏 其八 沙岭晴鸣 》 —— [ 清 ] 苏履吉
- 《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二 》 —— [ 清 ] 苏履吉
- 《 五月十九日,甜水井次壁上旧题原韵 》 —— [ 清 ] 苏履吉
- 《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一 》 —— [ 清 ] 苏履吉
- 《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三 》 —— [ 清 ] 苏履吉
- 《 腊月奉大宪檄调赴肃商办盘查,次圪塔井,步壁上前题原韵 》 —— [ 清 ] 苏履吉
- 《 敦煌八景咏 其一 两关遗迹 》 —— [ 清 ] 苏履吉
- 《 城上晓望即景四首 其四 》 —— [ 清 ] 苏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