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还寻草市宅诗

红颜辞巩洛,白首入轘辕。 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荪。 径毁悲求仲,林残忆巨源。 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 无人访语默,何处叙寒温。 百年独如此,伤心岂复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颜: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 巩洛:巩县和洛阳的并称。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轘辕:山名。
  • 芳荪:香草名。
  • 求仲:汉代隐士。
  • 巨源:山涛字巨源。

翻译

年轻的时候离开巩洛,年老时回到轘辕。趁着春天行走在故乡,缓缓迈步采摘香草。小路毁坏令人悲伤怀念求仲,树林残败想起巨源。看到桐树还能认出那口井,看到柳树依然知道那扇门。花儿飘落难以遍及四处,黄莺啼叫在安静时容易显得喧闹。没有人来访问候或沉默,到哪里去诉说冷暖。人生百年一直这样,伤心之事哪里还值得再谈论。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重回故里的感慨与惆怅。诗中用“红颜辞巩洛,白首入轘辕”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乘春行故里”描绘了在春天回到故乡的情景,有淡淡的欣喜。然而眼前的残败景象,如“径毁”“林残”,以及对旧日人物的怀念,都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哀。“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生动地体现出对故乡的熟悉与留恋。花落、莺啼的描写更是烘托了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孤独。最后感慨人生百年如此,伤心之事已无需多言,将深沉的忧伤之情蕴含其中。整体意境幽深,情感真挚,通过对故乡景物和人事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江总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江紑子。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侯景之乱,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陈后主立,历尚书令。当权任宰,而不理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号为狎客。陈亡入隋,为上开府。卒于江都,世称江令。今存《江令君集》辑本。 ► 1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