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老子庙应诏诗

虚无推驭辨,寥廓本乘霓。 三门临苦县,九井对灵溪。 盛丹须竹节,量药用刀圭。 石似临邛芋,芝如封禅泥。 毻毛新鹄小,盘根古树低。 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 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唯当别关吏,直向流沙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无:指道的本体无所不在而又无形可见。
  • 寥廓:空旷深远的意思。
  • 苦县:古县名。
  • 刀圭(guī):古代量取药物的用具。
  • (tuò)毛:鸟兽换毛。
  • 临邛(qióng):地名。

翻译

以虚无来推求辨析道,那空旷深远本可驾乘彩虹。三门面对着苦县,九口井对着灵溪。盛装丹药需要用竹节般的器具,量取药物要用到刀圭。石头好似临邛产的芋,灵芝如同封禅用的泥土。新换了毛的小天鹅,盘曲的根让古树显得低矮。野外的戍堡孤烟升起,春天的山中百鸟啼叫。路途有三千种分别,经过时连七圣都会迷惑。只有当辞别关吏时,径直向那流沙西边去。

赏析

这首诗围绕老子庙展开描写,既写了老子庙周围的环境及相关事物,如三门、九井、灵溪等,又描绘了自然景象,如孤烟、百鸟等。诗中通过对一些奇特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出一种神秘虚幻的氛围。如“石似临邛芋,芝如封禅泥”等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整体语言较为奇谲瑰丽,富有想象力,表现出诗人对老子庙的特殊感受与联想。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