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 海棠

扶头怯怯娇如滴,照银烛、千金一刻。 叶补翠云裘,花缀胭脂色。 华清浴罢疑无力,更生受、东君护惜。 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头:原指饮酒微醉状,这里形容海棠花娇弱的姿态。
  • 怯怯:形容海棠花娇弱、羞涩的样子。
  • 千金一刻:形容时光非常宝贵。
  • 翠云裘:云纹的翠色皮衣,这里比喻海棠的叶子。
  • 东君:司春之神。
  • 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女子容貌极美,这里指哪种花能称得上最美。

翻译

海棠花娇弱羞涩,宛如美人微醉,娇嫩得仿佛要滴出水来。在银烛的映照下,这美好的时光珍贵无比。它的叶子如翠色云纹的皮衣般浓密,花朵点染着艳丽的胭脂之色。就好像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后,娇弱得没有力气。它更是幸运地受到了春神的悉心呵护与爱惜。我不禁想问,在亭北盛开的牡丹花,还有谁能与娇艳的海棠一比高下呢?

赏析

这首《海棠春·海棠》是顾太清描写海棠的佳作 。上阕开篇以“扶头怯怯娇如滴”生动勾勒出海棠花的娇弱之态,让人顿生怜惜。“照银烛、千金一刻”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又珍惜当下的氛围。接着“叶补翠云裘,花缀胭脂色”分别从叶与花的角度,用形象瑰丽的比喻,展现了海棠叶色之翠和花色之艳。下阕以杨贵妃华清浴后的娇慵类比海棠,赋予花以人的柔媚,“更生受、东君护惜”巧妙地将自然之力人格化,凸显海棠被春天呵护的幸运。最后以“亭北牡丹花,试问谁倾国”的诘问作结,在海棠与牡丹这两种名花之间引发比较和联想,既体现出海棠的独特魅力,又拓宽了诗词的意境,耐人寻味。整首词辞采清丽,将海棠花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融入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

顾太清

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