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

日落风更起,江头船不行。 凄凉大夫宅,萧瑟故王城。 一醉重楼晚,千秋万古情。 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停泊(bó),停留。
  • 归舟:返回的船只。
  • 净众寺:可能是寺庙名,指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 大夫宅:古代官职的一种,此处可能指某位官员的住所,也可能泛指显贵人家。
  • 故王城:过去的国王或王朝的都城,这里指历史遗迹。
  • 重楼:多层楼阁,此处形容寺庙建筑。
  • 寒角:军中的号角,这里指凄凉的角声。

翻译

太阳落山后,风反而更大了,江边的船无法前行。路过那位官员的荒废宅邸,又看见了昔日王朝的破败城池。夜晚在高楼的寺庙里借酒浇愁,心中涌起的是千年万世的感慨。听到远处的寒角声,内心更加凄凉,夜深了,心情依旧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滞留江边,因为风阻而无法归航的情景。他游历到一座清净的寺庙,借以排遣内心的孤寂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怀。通过对大夫宅和故王城的描写,展现出时光变迁、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诗人借酒消愁,但寒角声的响起,使得他的愁绪更深,无法在深夜中得到平静。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孙应时

宋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 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