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 徐玑
森森壑源山,袅袅壑源溪。 脩脩桐树林,下荫茶树低。 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 千丛高下青,一丛千万枝。 龙在水底吟,凤在山上飞。 异物呈嘉祥,上奉玉食资。 腊馀春未新,素质蕴芳菲。 千夫■登垄,叫啸风雷随。 雪芽细若针,一夕吐清奇。 天地发宝秘,鬼神不敢知。 旧制遵御膳,授职各有司。 分纲制品目,簿尉监视之。 虽有领督官,焉得专所为。 初纲七七夸,次纲数弗差。 一以荐郊庙,二以瀹宾夷。 天子且谦受,他人奚可希。 柰何贪渎者,凭陵肆奸欺。 品尝珍妙馀,倍称求其私。 初非狐鼠媚,忽变狼虎威。 巧计百不行,叱怒面欲绯。 再拜长官前,兹事非所宜。 性命若蝼蚁,蠢动识尊卑。 朝廷设百官,责任无细微。 所守傥在是,恪谨焉可违。 君一臣取二,千古明戒垂。 以此得重劾,刀锯弗敢辞。 移官责南浦,奉命去若驰。 回首凤凰翼,雨露生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壑源(hè yuán):山名。在福建建瓯县东北,产茶,其地称壑源坑。
  • 脩脩(xiū xiū):形容树木修长美好的样子。
  • 霏霏(fēi fēi):雨雪纷飞的样子。
  • 腊馀(là yú):岁末。
  • 雪芽:白茶的一种。
  • 簿尉(bù wèi):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翻译

深深的壑源山,弯弯的壑源溪。修长的桐树林,下面遮蔽着低矮的茶树。桐树在日夜吟唱,桐树雨纷纷洒落。千丛茶树有高有低都是青色,一丛就有千万枝条。龙在水底吟啸,凤在山上飞翔。奇异的物品呈现吉祥之兆,向上供奉作为帝王饮食的物资。岁末了春天还没到新的一年,质朴之中蕴含着芳菲。众多劳作的人登上田垄,呼喊之声伴着风雷。雪芽细得像针,一个晚上就吐出新奇。天地开启宝贵的秘密,连鬼神都不敢知晓。依照旧的制度供奉御膳,授予职责给各有司。划分纲目确定品类,由主簿和县尉监督它。虽然有头领督官,又怎能独自专权行事。最初的纲数夸口说有七七,其次的纲数也不差。一是用来进献郊庙,二是用来煮给宾客外夷。天子尚且谦虚接受,其他人怎么能非分期望。奈何贪婪的人,仗势放肆地奸诈欺骗。品尝后剩余珍妙的部分,加倍索取来满足私欲。起初不是如狐鼠般谄媚,忽然就变成了狼虎般威吓。各种巧计都不行,怒斥到脸色都要发红。再次拜在长官面前,这事不合适。性命如同蝼蚁,蠢蠢欲动但也知晓尊卑。朝廷设置众多官员,责任没有细微之分。所坚守的如果是这样,谨慎恭敬怎可违背。君主取一臣子却取二,千古留下明确的警戒。因为这样而得到重重弹劾,即使刀锯加身也不敢推辞。调官职到南浦,奉命离开像奔马一样快。回首看凤凰的翅膀,雨露滋润又焕发出光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壑源山产茶的景象以及制作御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壑源山的景色、桐树、茶树等,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同时也详细叙述了制作御茶的流程和相关规定,然而却存在贪婪之徒违规索求谋取私利的情况。诗人对这种贪婪和不良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谴责,强调了官员应遵守职责和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警示作用。整首诗语言丰富,描写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

徐玑

宋温州永嘉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徐定子。历任县官,由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赴。工诗,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亦善书法。有《山泉集》、《二薇亭集》。 ► 1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