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先辈见寄二首

· 徐铉
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时:太平盛世。
  • 沦放:被贬谪到偏远地区。
  • 山州:山区的小州府。
  • 邛竹:产于四川邛崃的竹子,用来编织的材料。
  • 纱巾:古代男子的头巾。
  • 鵩舍:古人以鵩鸟(fú)出现预示凶兆,此处指寓居之处。
  • 弊貂裘:破旧的貂皮衣,形容生活困顿。
  • 鸡鸣候旦:天刚亮就起床劳作。
  • 宁辞晦:即使天色晦暗也不回避。
  • 松节:松树的枝干,象征坚韧不屈。
  • 凌霜:在严寒中挺立。
  • 几换秋:经历了多少个秋天的更迭。
  •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 千里道:遥远的路途。
  • 感君情分:感谢你的深情厚谊。
  • 独知丘:只有你知道我此刻的境遇。

翻译

在太平盛世里,我却流放到这山区小州,戴着竹编的纱巾四处游荡。在那野外的日光下,我住处的简陋如同鵩舍,风雨侵蚀着我破旧的貂皮衣。每天鸡鸣时分我就起身劳作,哪怕天色昏暗也不愿退缩。岁月如松节般历经霜寒,已不知度过了多少个秋天。你千里迢迢寄来两首新诗,让我深深感受到你的关怀,这情感唯有你能理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与孤寂,以及朋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以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描绘了自己在偏远山州的艰难生活,但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期待着远方的朋友能理解他的处境。张先辈的诗篇犹如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之路。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深沉的人生感慨。

徐铉

徐铉

徐铉,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