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帅书记高郎中出为婺源建威军使

· 徐铉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 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萧瑟(xiāo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一般作为形容词使用,形容环境冷清、凄凉。
  2. 记室:古代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3. 戎装:军装。
  4. 锦帆:指装饰华美的船帆。
  5. 倚马:指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6. 斩牲:宰杀牲畜。
  7. 危言:正直而不畏危难的言论。
  8. 壮节:壮烈的气节。
  9. 上国:京城,这里指朝廷所在的地方。
  10. 酒醪(jiǔ láo):汁滓混合的酒,后泛指酒。

翻译

寒冷的风在楚地的江南吹拂着,发出萧瑟之声,记室身着军装,挂着华美的船帆准备出征。他文思敏捷,未曾因为倚马可待的才能而妨碍其豪迈地谈笑,宰杀牲畜时先要展现出威严。昔日他曾直言不讳,毫无隐瞒,如今他的壮烈气节确实不同凡响。只有那杯盘里的食物让他思念京城,这里的酒甜美清淡,菜肴也十分甘甜。

赏析

这首诗是徐铉送别高郎中出任婺源建威军使时所作。诗的首联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和高郎中出征的情景,寒风萧瑟的楚江南,衬托出离别的氛围,而高郎中戎装锦帆的形象则显得英姿飒爽。颔联通过“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表现了高郎中的文才和威严。颈联“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赞扬了他过去的正直和现在的壮烈气节。尾联“惟有杯盘思上国,酒醪甜淡菜蔬甘”,写出了高郎中对京城的思念,同时也描绘了当地的饮食,使整首诗在离别的情感中增添了一些生活的气息。整首诗既表达了送别之情,又对高郎中的才能和品德进行了赞美,意境苍凉而又充满力量。

徐铉

徐铉

徐铉,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4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