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其二秋日牡丹
花王有意,念三秋寂寞,凄凉天气。木落烟深山雾冷,不比寻常风味。勒驾闲来,柳蒲憔悴,无限惊心事。仙容香艳,俨然春盛标致。
雅态出格天姿,风流酝藉,羞杀岩前桂。寄语芙蓉临水际,莫骋芳颜妖丽。一朵凭栏,千花退避,恼得骚人醉。等闲风雨,更休僝僽容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王:牡丹的别称,因其在花卉中地位尊贵,被誉为“花中之王”。
-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也可泛指秋天。
- 勒驾:停车、驻马。勒,有缰绳,这里作动词用,意为勒住缰绳。
- 柳蒲:柳树和蒲草,秋天柳树和蒲草都会枯萎凋零。
- 酝藉(yùn jiè):也写作“蕴藉”,宽和有涵容,这里形容牡丹有韵味。
- 僝僽(chán zhòu):烦恼、折磨。
翻译
牡丹好像怀有心意,想到秋季漫长而寂寞,天气还这般凄凉。树木落叶,烟雾弥漫,深山的雾气寒冷,这和平时的氛围大不相同。停下马车得闲时,看到柳树和蒲草都已憔悴不堪,心中涌起无限令人惊心的愁绪。而秋日里的牡丹花却依旧有着仙女般的容貌,香气艳丽,宛如春天里最为繁盛时的模样,那样姿态不凡。 它优雅的姿态、超凡的天然风姿,满溢风流韵味,让那岩前的桂花都羞愧不已。想对临水而生的芙蓉说一声,可别再肆意展现那艳丽的容貌了。这一朵秋日牡丹独倚栏杆,千朵百花都退避三分,惹得那些文人墨客沉醉不已。不要让这花儿轻易地遭受寻常风雨的折磨呀。
赏析
这首词描绘秋日牡丹,独具匠心。上阕以秋天的寂寞凄凉之景开篇,像是木落雾冷,柳蒲憔悴,营造出压抑的氛围,这与春日盛景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秋日牡丹的独特。将牡丹拟人化,“花王有意”赋予其情感,暗示其在清冷秋日的不寻常。“仙容香艳”彰显出秋日牡丹依然兼具高贵艳丽的品格。 下阕着重刻画牡丹风姿,以岩前桂、临水芙蓉作比,突出牡丹的雅致风姿与韵味,使其“风流酝藉”更为凸显 。“一朵凭栏,千花退避”用夸张手法,极言牡丹在秋日里的出众,展现它无与伦比的魅力。“恼得骚人醉”则侧面体现其魅力足以让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最后“等闲风雨,更休僝僽容易”,流露出词人对牡丹的怜惜,害怕它遭受风雨的摧残,词情至此更为动人,表达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呵护。整首词情景交融,借物言情,将秋日牡丹的独特与词人丰富情感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