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西山
紫荆相依倚,绿筱自蒙密。
秋兰涧中花,山果路边实。
沿岗引霜藤,临流坐寒石。
日暮阴崖开,云收远山出。
疏篱尚存菊,荒庭旧垂橘。
丝桐想虚堂,简策居静室。
俯仰今几时,漫然已陈迹。
摩挲苍苔痕,屐齿不可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荆: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朵密集,春天开花,颜色鲜艳。
- 绿筱: 绿色的细竹子,筱是小竹之意。
- 蒙密: 遮蔽而繁密。
- 涧中花: 山涧里的兰花。
- 山果: 山间的果实。
- 霜藤: 秋天结霜的藤蔓。
- 寒石: 冷凉的石头。
- 阴崖: 向北或背光的山坡。
- 云收: 云层散去。
- 疏篱: 稀疏的篱笆。
- 菊: 菊花,秋天开放。
- 简策: 古代书籍,竹简和木简。
- 虚堂: 空旷的大厅。
- 摩挲: 抚摸。
- 屐齿: 木屐的齿状鞋底。
翻译
紫荆树相互依偎,绿竹丛密遮蔽。秋天的兰花在涧边绽放,山上的果实熟透落在路边。沿着山坡攀着霜染的藤蔓,坐在河边冷石上休憩。傍晚时分,阴暗的崖壁开始露出阳光,云层散去,远方的山峦显现。稀疏的篱笆仍有菊花点缀,荒废的庭院里老橘树依旧挂满果实。想象那空荡的大厅回响着丝桐的乐声,安静的书房藏着竹简的智慧。低头抬头之间,时光已悄然流逝,一切往事都成为遥远的记忆。抚摸着青苔的痕迹,木屐的印记已难以辨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眼中的西山景色,通过紫荆、绿竹、秋兰、山果等自然元素,展现出山间宁静而丰富的秋日画卷。诗人漫步山径,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感受着时光的流转。在简朴的环境中,诗人寓居静思,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深思。最后一句“摩挲苍苔痕,屐齿不可识”,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