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

· 赵炅
发愿行平等,天观必照知。 贪嗔常不见,善恶岂相规。 利益恒将正,勿教乱所思。 因缘如响合,变化杳无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炅:宋朝皇帝赵恒(真宗)的弟弟,封为燕王,有文学修养。
  • 发愿:表达或设定决心,意愿。
  • 平等:佛教术语,指所有众生都应平等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天观:佛教中的观念,意指上天或宇宙的观察。
  • 照知:洞察、知晓。
  • 贪嗔:贪婪和愤怒,佛教中称为“六尘”之一。
  • :规范,约束。
  • :永远,始终。
  • 乱所思:扰乱了正常的思考。
  • 因缘:佛教中的因果关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由其前因后果决定。
  • 响合:声音相合,比喻事物的相应或配合。
  • 杳无为:深远无形,形容变化无常,自然而然。

翻译

赵炅立下志向,追求公正平等,相信天理自然会明察一切。他摒弃贪婪和愤怒,不区分善恶的界限,总是追求正当的利益,避免让杂念扰乱内心。他认为世间万物如同声音般相互呼应,变化无常,却又遵循着自然法则。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赵炅作为佛教徒的修行理念,他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公正,倡导去除欲望与情绪的干扰,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他的世界观既带有佛家的智慧,也融入了君主的治国理念,展现了古代士人对道德修养和治世之道的追求。

赵炅

即赵炅。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 524篇诗文

赵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