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臺 · 芙蓉

· 蒋捷
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环楼婉婉飞铃。天上王郎,飙轮此地曾停。秋香不断台隍远,溢万丛、锦艳鲜明。事成尘,鸾凤箫中,空度歌声。 臞翁一点清寒髓,惯餐英菊屿,饮露兰汀。透屋高红,新营小样花城。霜浓月淡三更梦,梦曼仙、来倚吟屏。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高阳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霞铄(shuò)帘珠:阳光照耀下,帘子如珠子般闪烁光芒,这里“铄”是熔化、闪烁之意,形容帘子在霞光映照下熠熠生辉 。
  • 云蒸篆玉:云朵蒸腾,如同篆玉般的烟雾弥漫。“篆玉”,篆形的烟缕,指焚香时缭绕上升的香烟形状宛如篆书。
  • 飙(biāo)轮:指仙人的车驾。“飙”,疾风、暴风。
  • 台隍:城池,这里指周遭城市郊野等地。
  • 臞(qú)翁:指诗人自己,“臞”,瘦,这里形容诗人清瘦的形象 。
  • 餐英:吃花,常表示高洁的行为,源于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兰汀:长满兰花的小洲。
  • 曼仙:在这里代表诗人心中美好的形象。
  • 琼姬:传说中仙女名,也常用来泛指美女。
  • 襟期:抱负、志趣。

翻译

阳光照射,帘子似闪烁的珠串,云朵蒸腾,香烟如篆玉缭绕;环绕的楼阁,檐角铃铛轻柔摇曳发出声响。仿佛天上的仙人车驾,曾在此短暂停驻。浓郁的秋香飘散,即使远离城池也能闻到,无数盛开的芙蓉花,色彩艳丽夺目。但美好的往事已然成了尘土,当年如鸾凤和鸣的箫声里,徒然空有歌声回荡。 我这清瘦之人,有着清冷高洁的气质。习惯在菊花盛开的小岛采食花蜜,在长满兰花的小洲饮下露水。温暖的红光透进屋舍,新营造的小小花城别具韵味。霜色浓重、月色浅淡的三更时分,我在梦中与心中美好的仙子相遇,她轻轻倚靠在我的诗屏旁。这陪伴我、懂我心境的,既不是传说中的仙女,也不是人间的美人。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芙蓉花的盛开场景,“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等语句,用词精妙,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意境,令人身临其境。上阕从芙蓉盛开之地写起,昔日如仙人曾临,如今事成尘,借助环境描写传达出一种繁华不再的失落感。 下阕塑造了臞翁这一高洁形象,通过“餐英菊屿,饮露兰汀”体现其超脱尘世的志趣 。“霜浓月淡三更梦”营造出静谧又略显凄清的氛围,梦遇曼仙则增添了几分梦幻与浪漫色彩。最后“共襟期,不是琼姬,不是芳卿”点明诗人所追求的并非外貌上的惊艳,而是心灵契合、志趣相投的知己,升华了全词的主题,表现出词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守,借赏芙蓉寄寓个人的高洁情怀与感慨。整首词情景交融,词句典雅,诗意深沉,尽显蒋捷词作的独特魅力。

蒋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