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游记
注释
- 陂(bēi):池塘。
- 蓊(wěng)鬱:形容草木茂盛。
-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
- 冶城:指冶城亭,在南京朝天宫附近。
- 壬寅(rén yín):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
翻译
出了镇淮门,沿着小秦淮折向北,堤岸起伏变化多种姿态,竹木繁茂葱郁,清澈的流水映照环绕。人家大多凭借水构建园亭树石,溪塘幽静深邃而又明净,很能尽显四季的美好。划着小艇,沿着小河向西北行,树木完了的地方,有一座桥宛如彩虹垂落下来在山涧饮水;又像美丽的女子精心打扮穿着华丽衣服,身影流动在明镜中,这就是所说的红桥了。 游人登上平山堂,大都到法海寺,舍弃船只而走陆路,一定会从红桥下经过。红桥四面接触的都是人家和荷塘。六七月间,荷花开花,香气能传到几里之外,青色的帘子白色的船舫,络绎不绝如同织布,实在可说是极好的游览了。我多次往来城北,一定会经过红桥,看着就感到很快乐。 登上桥四面眺望,忽然又徘徊感叹起来。当悲哀和欢乐在心中交织,往往不能自己明白其中的缘故。王谢在冶城说的话,齐景公在牛山的悲叹,现在看过去,也有哀怨吗!壬寅年夏季的农历十五,和箨菴、茶村、伯玑等人,靠着歌来应和。箨菴接着写成一章,我来跟着应和。 哎呀!用丝竹来抒写情感,何必等到中年;山水的清妙声音,自然成就一段佳话,我和这些人相聚离散不长久,美好的聚会不容易碰到,而红桥的名字,或许反而因为这些人而得以流传到后世,增添像我今天这样怀古凭吊的人徘徊感叹,这是不能知道的。
赏析
这篇《红桥游记》生动地描绘了红桥一带的风光美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了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包括起伏的陂岸、繁茂的竹木、美丽的人家与荷塘等。文中还描写了红桥独特的形态以及这里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作者在观景过程中的感叹,表达了他对时光、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增添了文章的深度。同时,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这一风景的喜爱之情。整体语言优美,写景细致入微,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