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起居法帖
神仙起居法。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
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
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乾祜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
拼音
序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杨凝式书,纸本,手卷,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杨凝式书写的古代医学上一种健身的按摩方法,文体近似口诀。原作者已不可考。
赏析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明朱存理《铁网珊瑚》、都穆《寓意编》、张丑《清河书画舫》,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清内府《石渠宝笈·三编》、胡敬《西清札记》等书有著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仙起居法帖:古代关于修行或养生方法的记录,类似于现代的健康指南。
- 行住坐卧处:日常活动中的起立、停留、坐下和躺下。
- 手摩胁与肚:用手按摩肋骨和腹部。
- 心腹通快时:内心舒畅的时候。
- 两手肠下踞:双手放在腹部下方。
- 踞之彻膀腰:这个姿势延伸到腰部和肩部。
- 背拳摩肾部:弯曲背部,拳头按摩肾脏区域。
- 力倦来:感到疲劳的时候。
- 即:立即,马上。
- 家人助:如果需要,可以让家人帮忙。
- 厌频:频繁而不厌倦。
- 昼夜无穷数:不分日夜,持续不断。
- 岁久积功成:长期坚持就会积累成果。
- 渐入神仙路:逐渐接近仙人的生活方式。
- 乾祜元年:公元951年,五代后汉的一个年号。
- 冬残腊暮:冬季接近尾声,农历十二月。
- 华阳焦上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老师,华阳是地名,焦上人指修行者。
- 尊师处:尊敬的师长之处。
- 杨凝式:宋代书法家,此诗为其自述或传授的养生之道。
翻译
这是一份关于神仙生活的日常习惯指导。 无论是站立、坐着、躺着还是行走,都要记得用手按摩肋骨和腹部。 当心情愉快,腹部舒适时,双手可以放在肚子下方。 这个动作一直延伸到腰部和肩部,同时弯曲背部按摩肾脏。 一旦感到疲劳,就让家人帮忙,而且这样的动作要经常做,不分白天黑夜。 长久坚持,累积下来,你会逐渐接近那种神仙般的生活方式。 这是乾祐元年冬天快要结束时,我在华阳焦上人那里学到的。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注重身心调养的养生方法,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自我按摩动作对于保持健康和精神愉悦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动作,诗人杨凝式倡导了一种顺应自然、和谐身心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养生哲学的核心理念。诗中还透露出对师长的尊敬和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具有很高的生活智慧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