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帖

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信反,得去月七日书,知足下故羸疾问。触暑远涉,忧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
拼音

摹本,麻纸本。纵 27.7 厘米,横25.8厘米。6行,50字。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七月帖》又称《秋月帖》,与《都下帖》装为一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羸(léi)疾: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 触暑:冒着暑热。

翻译

七月一日羲之告白:忽然就到了秋天,只有感叹。收到回信,看到上月七日的书信,知道你一直以来痼疾的情况。你冒着暑热远行跋涉,对你的担忧简直无法言说。我也一直身体疲弱、缺乏力气,写不详尽了。王羲之告白。

赏析

这封短帖虽然文字简洁,但蕴含着王羲之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忽然秋月,但有感叹”,体现出时光流转带来的感慨。得知友人在暑天远涉且有痼疾,他的“忧卿不可言”表现出深深的担忧与牵挂。同时,也提到自己“故羸乏”,展示了他身体欠佳的状态。整体文字自然质朴,感情真挚,让人感受到王羲之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 90篇诗文

王羲之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