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注释
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弘治宁夏新志》、《万历朔方新志》、《朔方道志》亦收录此词,题目作《浪淘沙·塞垣秋思》。浪淘沙,词牌名。
安仁《秋兴赋》:指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工诗赋,曾作《秋兴赋》。
憀栗:同“寥栗”,凄怆貌。
夏城: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老城。宋为西夏都城,明为九边重镇宁夏镇城,故称镇城为夏城。屯戍客:驻守边疆的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朱栴”:读作 zhān,明朝藩王。“淅淅”:形容风、雨等的声音。“安仁”:即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憀栗”:liáo lì,凄怆。}
翻译
{边塞的景色很是荒凉,秋日的光线很淡薄。秋风淅淅作响穿透了衣裳。读完潘安仁的《秋兴赋》,心中充满了凄怆悲伤。二十年来居住在边疆,两边的鬓发都已变成了霜白,天边的鸿雁又开始向南飞翔。试问在夏城戍守的人,是不是在思念家乡?}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塞下秋天的荒凉之景以及作者因之而生的感伤和思乡之情。开头通过形容塞下景色的凄凉与秋光的淡薄,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金风淅淅透衣裳”,以具体可感的秋风进一步烘托氛围。读到安仁的《秋兴赋》,更增悲伤之感,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忧愁。“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既写出了时间之长久,又以两鬓成霜暗示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最后以天边南翔的鸿雁为引,询问戍边之人是否思乡,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主题。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