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 己未元夕

· 吴潜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拼音

所属合集

#柳梢青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宵: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 暮暮朝朝:犹言日日夜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鲛绡(jiāo xiāo):亦作“鲛鮹”。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亦借指薄绢、轻纱。
  • 玉凤:传说中的神鸟。
  • 金鸾:帝王乘坐的车驾。

翻译

好好享受这元宵佳节。这良辰美景,日日夜夜。成千上万盏华丽的灯,一轮明亮的月亮,还有燕国的管乐和秦国的箫声。什么人的手帕掉落像那鲛人所织的绡。有像玉凤、金鸾般精美的绣雕。当下的欢乐,眼前的烦恼,都只在今天晚上。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热闹繁华和欢乐氛围。上阕通过“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等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元宵夜灯火辉煌、明月高照、音乐悠扬的喜庆景象。下阕则增添了一些神秘和华贵的元素,如“何人帕坠鲛绡”以及“玉凤、金鸾绣雕”,使场景更具韵味。词中既写了此刻的欢乐,又隐含着对这种短暂繁华的一丝感叹,“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体现出一种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整体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富有感染力。

吴潜

吴潜

吴潜,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