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思王《白马篇》

白马骍角弓,鸣鞭乘北风。 要途问边急,杂虏入云中。 闭壁自往夏,清野径还冬。 侨装多阙绝,旅服少裁缝。 埋身守汉境,沈命对胡封。 薄暮塞云起,飞沙被远松。 含悲望两都,楚歌登四墉。 丈夫设计误,怀恨逐边戎。 弃别中国爱,要冀胡马功。 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锺。 但令塞上儿,知我独为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īng):赤色的马或牛。
  • 要途:重要的路径。
  • 侨装:行旅的服装。
  • 阙绝:残缺、断绝。
  • 四墉:四面的城墙。

翻译

骑着赤色的马拿着角弓,挥动马鞭乘着北风。在重要的路途上询问边境的紧急情况,众多的外敌进入了云中地区。自闭壁垒从夏天一直坚守到过去,清理荒野直接又到了冬天。行旅的服装多有残缺,旅途穿的衣服很少有裁缝修补。将自己埋藏在守卫汉境中,把生命献给与胡人的对峙封疆。傍晚边塞的云涌起,飞沙覆盖着远方的松树。满含悲痛望着两个都城,楚地的歌谣在四面城墙上回荡。大丈夫的谋划出现失误,怀着愤恨追逐边防的敌寇。舍弃离别对中原的热爱,期望在胡人的战场上建立功业。来来去去如今走什么道路,卑贱是生来就注定的。只让边塞上的健儿,知道我是独一无二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勇敢坚毅、忠诚守边的战士形象。前几句描绘了他在边塞的征战场景,如骑着白马、持弓御敌等。接着描写了长期守边的艰苦以及服装的残破,彰显其坚韧精神。“含悲望两都”等句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园的思念与担忧。诗中既展现了战士对边境安危的重视,也流露出他们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的无奈、悲愤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整体气势豪迈,情感深沉,生动展现了边疆战士的生活与心境。

鲍照

鲍照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刘子勋与刘子顼在同年兵败被杀,鲍照也在刘子顼的军中被乱兵杀害。 ► 1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