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鄂道中五首

【其一】 路滑霜浓唤起前,老来离绪尚缠绵。 别般滋味分明是,旧梦勾回二十年。 【其二】 晨书瞑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 碧海掣鲸闲此手,祗教疏凿别清浑。 【其三】 白沙弥望咽黄流,留得长桥阅世休。 心自摇摇车兀兀,三年五度过卢沟。 【其四】 奕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 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 【其五】 驻车清旷小徘徊,隐隐遥空蹍懑雷。 脱叶犹飞风不定,啼鸠忽噤雨将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弭望:弭,mǐ,遍看,望尽。
  • 兀兀:wù wù,静止貌。
  • 奕棋转烛: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蹍懑雷:蹍,niǎn,碾压;懑雷,声音低沉的雷。

翻译

【其一】 因路滑霜浓而唤起从前,年老了离别的情绪还依然缠绵。别样的滋味分明就是,旧日的梦又勾回了二十年前。 【其二】 早晨书写晚上仔细评论,对于诗律的严谨很是在意不敢卖人情。像在碧海制服鲸鱼般的这双手,只为教其疏浚开凿区分清浊。 【其三】 放眼望去满地白沙吞咽着黄色的水流,只留下长桥历经世间变迁一直存在。内心摇摇晃晃车子静静伫立,三年里五次经过卢沟。 【其四】 如同下棋烛光转动事情多端变化,饮水也大略知道等同于冷暖变化。像蒙蔽的虚妄之心应该褪净,夜里没有做梦经过了邯郸。 【其五】 停下车子在清朗空旷处小步徘徊,隐隐约约遥远天空传来低沉的雷声。树叶脱离了还在因风飞动不定,啼叫的斑鸠突然安静下来雨即将到来。

赏析

这组诗是钱钟书在赴鄂途中所作,五首诗各有其意境和情感表达。第一首表达了老年时对过往离别的回忆及缠绵情绪,旧日梦的回溯;第二首强调了对诗律严谨的追求;第三首展现了路途所见的景色及历经卢沟的情景;第四首以各种比喻表达对人生变幻和感悟,要有纯净的心境;第五首描写了途中停车时的自然景象以及风雨将来的氛围。诗中或回忆、或抒情、或感悟、或描绘景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所想,文字精炼而富有意境,通过这些诗句,他对生活、自然和人生有了独特而深刻的表达。

钱钟书

钱钟书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编》。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享有“文化昆仑”的美誉。他以数学15分,而中英文全优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他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因此不少人都说他“狂”。不过,他的狂妄也和他的才气一样出名,钱钟书的狂狷是一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有德识学养、才情胆略,更有精神风骨。钱钟书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为此,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先生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以及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