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玉人家在凤凰山,水云间,掩门闲。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
多情好事与君还,闵新鳏,拭馀潸。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拼音
注释
江神子:词牌名。唐词单调,兴起于晚唐,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端己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馀俱照韦词添字,至北宋苏东坡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晁无咎改名《江神子》,韩涧泉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更名《村意远》。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阕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
「陈直方妾嵇,钱塘人也。求新词,为作此。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毛本作「陈直方妾嵇,钱塘人也。丐新词,为作此。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吴讷钞本、《二妙集》本作「公自序云:『陈直方妾嵇,钱塘人也。丐新词,为作此。钱塘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矣。』」
《陌上花》:《陌上花三首》序云:「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诗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回。」「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回家。」凤凰山:傅子立注:「凤凰山,在钱塘。」刘尚荣按:「宋·祝和甫《方舆胜览·卷一·临安府》:『凤凰山,在城中,下瞰大江,直望海门。』」龙榆生笺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十六·〈杭州府·凤凰山〉》:「凤凰山,在仁和县南十里,与钱塘县接界。自唐以来,州治在山右,宋建行宫,山遂环入禁苑。其顶砥平,可容万马,有宋时御教场。山下有洗马池,元末张士诚筑,城始截山于城外,旧志,山左瞰大江,有金星洞、郭公泉,其西冈,石笋林立。钱镠名曰『排衙石』,刻诗石上亦名『排衙山』。」
掩门闲:元延祐本原校:「一作『掩门關』。」今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掩门關」,《二妙集》本作「掩门閒」。
立马看弓弯:龙榆生笺:「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幧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自相喜,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乘,五马立踟蹰。』弓弯,谓美人足也。稼轩词《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疑从坡词脱化。」
十里春风:龙榆生笺引唐·杜樊川《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捲上珠帘总不如。」
新鳏:龙榆生笺:「《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无妻曰鳏。』《释名》:『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挹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明·田豫阳《西湖游览志馀·卷十六·陈直方》:「陈直方之妾稽,本钱唐妓人也,丐新词于苏子曕。子瞻因直方新丧正室,而钱唐人好唱《陌上花》缓缓曲,乃引其事以戏之。其词则《江神子》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鳏(guān):无妻或丧妻的男人。
翻译
美丽的女子家在凤凰山,处在水云之间,关着门清闲度日。门外的行人,停下马就为看那女子如弓般的弯眉。这十里的春风有谁能和她相比呢,夕阳斜照着,锦绣的门帘上有光影斑斓。 多情又热心好事的你又回到这里,怜悯那新近丧妻之人,擦去余下的泪水。明月照着空旷的江面,香雾笼罩着她的如云发髻。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春天也快结束了,听到那旧日的曲子,容颜也变得憔悴了。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居于凤凰山的美丽女子,通过对她所处环境、容貌以及与他人情感互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忧愁的氛围。词中“水云间”展现出一种缥缈的意境,“弓弯”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生动形象。“多情好事与君还”体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情感交织。整体上,词的语言优美,情境交融,表达了作者对人物情感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感受以及淡淡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