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杂述·学书法

· 解缙
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捏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巙子山平章每日坐衙罢,写一千字才进膳。唐太宗皇帝简板马上字,夜半起把烛学《兰亭记》。大字须藏间架,古人以箒濡水,学书于砌,或书于几,几石皆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缙(jiě jìn):明代大臣、文学家、书法家。
  • 间架:指字的结构布局。
  • 临池:指学习书法。
  • 抱犊山:山名。
  • 赵子昂国公:即赵孟頫,元代书画家。
  • 巙子山平章:即康里巙巙,元代书法家。

翻译

学习书法的方法,不是通过口说和内心领会传授,就不能掌握它的精髓。大致上必须临摹古人的墨迹,安排好字的结构布局,捏破笔管,写破纸张,才会有功夫。张芝在池边学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钟丞相进入抱犊山十年,树木石头都被染黑了。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巙子山平章每天坐在衙门结束后,写完一千字才去吃饭。唐太宗皇帝在简板马上写字,半夜起来举着蜡烛学习《兰亭记》。写大字必须安排好结构布局,古人用水把扫帚浸湿,在台阶上学习写字,或者在几案上写字,几案和石头都被写陷下去了。

赏析

这段文字强调了学习书法需要下苦功夫,要通过临习古人作品、精心安排结构等方法来提升技艺。文中列举了众多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刻苦练习的事例,如张芝、钟繇、赵孟頫、康里巙巙以及唐太宗等,以激励后学者。同时指出书法中结构布局的重要性。整体表达了对书法艺术追求的见解和态度,展现了书法学习的艰辛和长期性。

解缙

解缙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解纶弟。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深为太祖爱重。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用荐召为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又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遂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4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