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畜猫

· 宋濂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
拼音

译文

卫国有一个姓束的人,他对全世间东西都不喜好,他只喜欢养猫。猫,是捕捉老鼠的动物,他家养到了一百多只猫,家周围的所有的老鼠都将要被抓捕完了。猫没吃的了,饿得整天嗥叫。束氏只好每天买肉喂猫。猫生出来的子辈和孙辈,因为经常吃肉的缘故,竟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老鼠;只要饿了就嗥叫,嗥叫就得到肉吃。猫吃完了,就走路慢吞吞,懒懒散散,一副和悦快乐的样子。 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以老鼠为患,家中老鼠成群结队出来乱窜,甚至有的还跌落到了瓮中,他急忙从束氏家那里借了猫用来去除老鼠。 猫看见老鼠的两只耳朵高高竖立着,眼睛突出,亮如黑漆,有红色的胡须,唧唧吱吱的乱叫,便以为是怪物,所以只是环绕着瓮沿行走不敢下去捕捉。读书人非常生气,就把猫推到瓮中。猫很害怕,对着老鼠大叫。过了很久,老鼠估计猫没有别的本领,就咬它的脚,猫用力从瓮中纵身而出。 哈!官兵世代享受厚重的俸禄,遇到盗贼就逃窜,他们也是(那只)猫。

注释

举世之物:所有世间的东西。举,全。 咸无所好:没有任何爱好。咸,都。无所,没有什么。好,喜好。 唯:只。 畜:畜养。 狸狌,野猫,这里是指猫。 家东西:泛指住宅周围地区。 且:将要。 尽:完,没有。 嗥(háo):野猫吼叫。 日市肉啖之:每天买肉喂养它们。日,每天。市,买。啖,吃,这里是指喂。 若:及,与。 以啖肉故:因为吃肉的缘故。以,因为。啖,吃。故,原因,缘故。 但:只,仅仅。 辄(zhé):就。 食已:吃完。 与与如也:原指走路慢腾腾的样子,这里形容懒懒散散的样子。 熙熙如也:和悦快乐的样子。 南郭:城南。 士:读书人。 病:以……为祸患。 堕:落,坠落。 假:借。 以:用来。 去:去除(鼠患)。 耸:高起,高耸。 突:突出,鼓起。 露:显露,暴露。 如漆:像黑漆一样(贼亮)。 鬣(liè):这里指老鼠的胡须。 磔磔然:指老鼠吱吱鸣叫的声音。 意为异物也:(猫)料想(鼠)是奇怪的生物。意,料想。为,是。异,奇特,奇怪。 怖:恐惧,害怕。 甚:很。 久之:过了很久。久,很久。之:凑足音节,不译。 度(duó):估计。 啮:咬。 奋掷而出:用力纵身投出。掷,腾跃。奋,猛然用力。

寓言故事,选自明代宋濂《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讲述了狸狌由于被卫人束氏娇惯、溺爱而没有得到锻炼,渐渐失去了捕鼠本领的故事。启示人们长期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

赏析

捕鼠是猫的天职,明宋濂的《束氏畜猫》却写了畏鼠之猫。狌身如狸、貌似虎,是野生的猫,卫人束氏却偏偏喜好畜养。文中说,南郭有士患鼠,某次一鼠堕入米缸中,他急借束氏畜养的一头狸狌,携之回家,要它入瓮捕捉。“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鼠无论怎么大,总不如猫,何况狸狌又是形体大者,竟然对之“怖甚”,被它啮足,只得奋力跳出陶瓮。鼠跌入后跳不出来,足见鼠体既不如狸狌之硕,鼠力亦不及远甚。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汉族,祖籍金华潜溪,至宋濂时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亦称《宋文宪公全集》或《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