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菊赋

· 张耒
有蓬四垣张子居官,童子晨谒:「有驹在门,张子迎客。」平生故人予致其馈客以飧,撷露菊之清英,剪霜杞之芳根,芬敷满前,无有馨膻。客愠而作,谓余曷然?张子始叹终笑以言。陋虽尔弃,分则余安。子闻之乎?胶西先生为世达者,文章行义遍满天下,出守胶西。曾是不饱,先生不愠赋以自笑。先生哲人大守尊官食若不厌,况于余焉。不称是,惧敢谋其他,请卒予说。子无我嗟,㝠㝠之中实有神物主司下人,不间毫髪。夫徳不称享者,殃劳不称费者,罚予身甚微。余事甚贱,聊逍遥于枯槁,庶自远于人患,客谢而食,如膏如饴,兹山林之所乐,予与尔其安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ǐ):枸杞。
  • 张子:作者自指。
  • 胶西先生:指苏轼,他曾在胶州任职。
  • (yùn):生气、怨恨。

翻译

有蓬草环绕四周我张某人居住在此,童子早上禀告说:“有马在门口,张某人去迎接客人。”是我向来的老友,我拿东西招待他,有采摘的带着露水的菊花那清新的花芯,剪下的带着霜的枸杞那芳香的根,芬芳布满面前,没有一点腥膻味道。客人却生气地起身,问我为什么这样?我开始叹息最终笑着说话。简陋虽是这样但能抛弃,名分上我也安心。你听说过吗?胶西先生是世间通达之人,文章和义行遍布天下,出任胶州太守。曾经连饭都吃不饱,先生也不生气写赋来自我解嘲。先生是贤哲的人又是太守尊贵的官,食物要是不满足,更何况对于我呢。不相称,害怕还敢图谋其他,请听完我的话。你不要为我叹息,冥冥之中实际上有神物主宰下面的人,丝毫不差。德行不配享受的,就会有灾祸;劳作不配耗费的,就会有惩罚。我自身很渺小,我所做的事很微贱,姑且在枯槁中逍遥自在,希望远远地避开人的祸患,客人道歉后开始吃东西,就像油脂和糖浆一样美味,这就是在山林中的快乐,我和你就安心享受吧。

赏析

这首赋以日常生活场景开篇,通过与友人的对话引出对胶西先生(苏轼)经历的感慨。作者以胶西先生为例,表达自己安于简陋、不贪图过分享受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冥冥中自有公道主宰。同时,反映了作者超脱于世俗追求,希望能在平淡中逍遥自在、远离祸患,并把这种山林之乐视为安然之所在。语言质朴自然,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深意。

张耒

张耒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祖籍亳州谯县(安徽亳县),生于楚州淮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担任过起居舍人,人称张右史,晚年旅居陈州(河南省淮阳),陈州古地名为宛丘,故又称宛丘先生,因张耒“仪观甚伟,魁梧逾常”,人或称其为“肥仙”。张耒青年时游学陈州,得到苏辙指点,并经苏辙引荐入苏轼门下,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