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遥望轻雾笼罩的罗浮山,朦朦胧胧,隐约可见山脚的几处人家和钓鱼台。凝神之际,寺院钟声突然敲响,打柴人经常穿行的山路在视线中也似有还无了。再看罗浮大大小小的四百多座山峰上的清泉,倾泻而下千丈之高,激起的水花似翠玉飞溅。可是,我跟谁去参悟这如画美景中的奥秘呢?那西山已经全被晚霞覆盖了。
注释
钓矶:钓鱼台。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
半面:山的西面。
序
《望罗浮》表达的是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却没有可以倾诉和共同参悟的同伴,只能伴着斜阳独自欣赏。另外还有一点儿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不过不是将明月直接拟人化那么明显。
赏析
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