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王梾德脩知县成都新居

子美百花潭北庄,君今占作咏归堂。 山分剑阁云根瘦,江送蓬婆雪汁香。 漱石枕流红锦浪,浮家泛宅白鸥行。 何人夜诵相如赋,给札兰台看堵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花潭:在四川成都西郊,潭北有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
  • 咏归堂:这里指王梾德脩知县在成都的新居。
  • 剑阁:在四川剑阁县北,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栈道,是古代川陕间的主要通道,地势险要。
  • 云根:古人认为深山云起之处为云根。
  • 蓬婆:山名,在四川茂县西南。
  • 雪汁:指江水清澈。
  • 漱石枕流:指隐居生活。
  • 浮家泛宅:以船为家,到处漂泊,形容生活不定。
  • 相如: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
  • 给札:给与札子,札子是古代用来写字的小而薄的木片,这里指朝廷给作者纸和笔,让其写文章。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这里借指宫廷的藏书机构或负责校书的机构。

翻译

杜甫曾在百花潭北有座庄院,如今您在此处占得一地建造了咏归堂。 山峦分出剑阁,那云起之处的山显得清瘦,江水送往蓬婆山,水清澈得带着香气。 您过着如“漱石枕流”般的隐居生活,家中红锦般的波浪翻涌,又像以船为家、四处漂泊的生活,自在如白鸥前行。 不知是谁在夜里吟诵司马相如的赋作,若能得到朝廷的纸张,定能写出许多好文章,让宫廷藏书机构的墙壁都被堆满。

赏析

这首诗是杨万里写给王梾德脩知县的,描绘了他在成都的新居以及新居周围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望。诗的开头用杜甫的百花潭北庄来衬托王梾德脩的咏归堂,显示出其居所的不凡。接下来通过描写山峦、江水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新居所在地的优美环境。“漱石枕流红锦浪,浮家泛宅白鸥行”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王梾德脩的闲适生活和自由自在的心境。最后提到相如赋,暗示王梾德脩具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期望他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既描绘了景色,又抒发了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文学的热爱。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