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渠:代词,他(指蝉)。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雠:仇敌,此处指妨碍蝉鸣的夕阳。
- 千冤万恨:形容蝉鸣中蕴含的深深哀怨。
- 诉清秋:向秋天倾诉心中的愁苦。
- 谁子:疑问词,指何人。
- 做头抵:引领、引导,此处指蝉鸣像是领头的叫声。
- 只放:只让。
- 不落休:不停歇,意指夕阳不落下。
翻译
蝉儿啊,你为何与那斜阳结下不解之仇?你的千万哀怨,在这清凉的秋季尽情倾诉。究竟是谁引领了这开头的鸣叫?只让夕阳持续照耀,不愿它落下。
赏析
杨万里这首诗通过描绘蝉鸣与夕阳之间的微妙关系,赋予蝉以人的情感和故事。蝉的鸣叫仿佛是它对世间不公的控诉,而夕阳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无奈。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蝉的鸣叫视为一种情感表达,既表现了蝉的生命力,又寓言了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让人在读来时既能感受到蝉鸣的悲凉,又能体会到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