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 元夕为王史君赋
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
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动香风、旌旗影转。
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
争看。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嬉游意,未容懒。
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瑞鹤仙:词牌名。
-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王史君:姓王的知州,史君是对知州的尊称 。
- 旧眼:往日的眼睛,这里指过去的眼光、印象。
- 金荷:指荷叶形状的灯。
- 湘弦楚管:泛指南方的管弦乐器。 弦(xián),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或金属丝。 管(guǎn),吹奏的乐器。
- 台星:星名,这里用来比喻王史君。旧说三台星是三公之象。
-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形容元宵之夜的环境清幽美好。
- 袖红:借指身穿红衣的歌女。
- 舞翠:指舞女。翠指翠衣。
- 丝纶:皇帝诏书。 纶(lún)。
- 清都: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
- 仙伯:仙人之长,这里指王史君。
- 遨头:太守出行时,带头游玩的人,这里指王史君。
- 倩(qiàn):请别人替自己做某事 。
翻译
眼前的风光令我耳目一新。梅花初放,积雪刚刚消融,柳丝染上了新鲜的嫩绿。楼台争奇斗艳地装饰点缀。十里地面,荷灯闪耀,家家珠帘高高卷起。演奏起南方的丝竹管弦,微风拂过,香气四溢,旌旗随风摆动。遥望着云空,一颗台星从天而降,这清幽的夜晚如仙境一般美好。 人们争着来观看,红衣歌女们围坐在一起,绿衣舞女翩翩起舞,带来春天的气息,欢声笑语中充满着融融暖意。欢快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大家游乐的兴致正浓,容不得丝毫慵懒。只恐怕朝廷的诏书紧急征召,您这位仙伯,半夜就要回到朝廷。请乡人们挽留住太守啊,让他能陪伴大家尽情游乐,醉了便扶住他洁白的手腕。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以及对王史君的赞美和不舍之情。上阕通过描写梅雪初消、柳丝新染的早春景色以及节日里楼台的华丽装点、灯景璀璨,还有音乐飘扬、旌旗晃动等场景,营造出一片欢乐祥和、富丽堂皇的氛围,并且以“台星飞下”将王史君的到来与这美好夜色相融合,给人一种非凡之感。下阕重点描述人们欢乐游玩的情景,歌女起舞、笑声生暖,展现出民众对节日的喜爱。然而笔锋一转,“恐丝纶趣召”表达出对王史君可能被朝廷召回的担忧,最后“倩邦人、挽取遨头”则生动地流露出当地百姓希望能挽留王史君与民同乐的真挚情感。全词情景交融,既写出了元夕的热闹欢快气氛,又巧妙地将对官员的赞美与惜别之情融为一体,情感真挚且富有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