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藏(sān zàng):佛教经典的总称,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
- 五车:出自“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儒释(rú shì):儒家和佛教。
- 昧者(mèi zhě):糊涂无知的人。
- 明者(míng zhě):明智、通达事理的人 。
翻译
清晨诵读一卷经文,傍晚阅读一卷书籍。就这样一卷接着一卷地读呀,积累的知识简直能涵盖三藏典籍,装满五车之多。儒家和佛教本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只是那些糊涂无知的人擅自区分亲疏远近。糊涂无知的人实在不值得一提,那明智通达的人又该怎么做呢?
赏析
这首《偶书》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融合以及对看待事物本质方式的思考。前四句通过描述自己日常勤奋读书诵经,用“三藏”和“五车”极言所学内容的丰富广博,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孜孜以求。“儒释本不异,昧者自亲疏”则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从自身学识积累中感悟到儒家和佛教在本质上并无不同,而区分亲疏的只是不明事理之人 。最后以“昧者不足道,明者当何如”作结,将“昧者”和“明者”对比,引发读者思考明智之人应如何打破局限,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认知智慧的追求,语言质朴却表意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