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归汉

仗节来归汉,麒麟万古图。 艰难曾使虏,慷慨有臣苏。 雁信传何有,旄残齧已无。 拜恩趋凤阙,挥涕忆龙湖。 日月依新主,风沙失故吾。 一官才属国,揽卷为嗟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仗节:手持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
  • 麒麟万古图:麒麟阁上的画像,象征着功臣的荣誉。
  • 使虏:出使匈奴。
  •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niè):咬。
  • 凤阙:汉代宫阙名,后泛指宫殿。

翻译

手持符节归来回到汉朝,麒麟阁上绘着他永久的图像。曾经艰难地出使匈奴,有刚正慷慨的臣子苏武。大雁传来的书信到底有没有,那些装饰的旗子已经被咬得没了。拜谢皇恩走向宫廷,挥泪想起龙湖。日月依然跟随着新的君主,风沙中失去了过去的自己。只担任一个典属国的官职,手拿着书卷为此叹息。

赏析

这首诗围绕苏武归汉这一事件展开,高度赞扬了苏武的忠贞不屈和高尚品德。诗中先说苏武持节归汉的荣耀,强调他出使的艰难及忠诚慷慨。“雁信传何有”体现苏武被囚期间的孤独和与家乡联系的艰难;“旄残齧已无”则从细节突出他的坚贞。“拜恩趋凤阙”描绘他回归后的行为,“挥涕忆龙湖”显示他对过去经历的怀念和感慨。最后两句既表达了苏武归来后职务不高的状况,又通过“嗟吁”深深惋惜他所经历的苦难与所得回报的不对等。全诗语言深沉凝重,塑造了苏武的感人形象,也传达出对他的崇敬与感慨之情。

林希逸

宋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 8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