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鲙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资政:宋置资政殿大学士,官名。
  • 鲙鲈:即“莼鲈之思”,表示思乡之情。
  • 紫塞:指长城。
  • 黄枢:指朝廷中枢部门。

翻译

太原的兵力雄厚能强力压制胡虏,不要对着秋风就想起思乡之情。遥远广阔的天空上传扬着边塞的声音,十年了众人的期望都在朝廷中枢。定然应像松柏那样心志不会改变,自信如龙行云端其道义不会孤单。应该笑我这病弱之人有什么可补益的,只能独自安闲地坐着修养晚年。

赏析

这首诗是范仲淹与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的唱和之作,既展现了对边防局势的关注,也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心境。首联强调太原军事力量对胡人的制衡,同时暗示不应因秋风而陷入思乡的愁绪。颔联写边地的声威和长久以来人们对朝廷中枢决策的期待。颈联表示自己的心志如松柏般坚定,相信所选之道不会孤独。尾联则有几分自嘲,说自己病弱,只能安坐以度晚年。整首诗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坚韧的精神追求。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