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饮酒辄用靖节先生韵积二十首
在昔盛壮时,为贫亦求仕。
终然返故庐,谋道不谋己。
岂不忧饥寒,折腰固吾耻。
左手招夷齐,右手揖绮里。
何必驷马车,策勋耀前纪。
时行吾则行,时止吾则止。
行止未有涯,醉乡差可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暇日:闲暇的日子。
- 辄:总是,每每。
- 靖节先生:陶渊明,别号靖节先生。
- 盛壮时:年轻力壮的时候。
- 为贫亦求仕:为了摆脱贫困而寻求官职。
- 终然:最终还是。
- 故庐:故乡的房屋,这里指田园。
- 谋道不谋己:专注于追求真理而非个人利益。
- 折腰:低头弯腰,比喻屈身事人。
- 夷齐:指伯夷和叔齐,古代的高士,以不食周粟而闻名。
- 绮里:指老子的弟子绮里季,也是一位隐士。
- 驷马车:豪华的四匹马拉的车子,象征地位和权势。
- 策勋:记录功绩。
- 耀前纪:显扬于前人的历史记载。
- 时行吾则行,时止吾则止:顺应时势我就行动,不合时宜我就停止。
- 醉乡:借指逃避现实的田园生活或饮酒的乐趣。
- 差可恃:勉强可以依赖。
翻译
在过去年轻力壮的日子里,为了摆脱贫困也曾追求官职。 但最终我还是回到了故乡,一心只为探寻真理,而不是为了自己。 我固然担忧饥饿与寒冷,但屈身做官始终是我的耻辱。 左手召唤着伯夷叔齐般的清高,右手则向绮里季那样的隐士致敬。 何必要那华丽的马车,去炫耀过去的功绩? 顺时行事,停下来就停下来,没有固定的准则。 人生的行止无定,唯有醉酒的乡村生活能稍微给我些依靠。
赏析
这首诗是俞德邻以陶渊明的诗风为灵感,表达自己对仕途的看法和个人选择。他年轻时也曾为生活所迫寻求官职,但后来意识到,真正的追求应该是内心的道德和精神境界,而非外在的权位和财富。诗人通过引用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以及老子的弟子绮里季,表达了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认同。他主张随缘而动,不强求功名,醉乡的生活反而成为他在复杂世事中的心灵寄托。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